这些书,略大于整个“冬天”
读书使人精神独立。在书的世界里,是我们梦中的天堂出现的情景,读书人是拥有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人。书中没有黄金屋,却有海阔天空。放下功利性去读书,便可以丰富内心的世界,让人学会坦然面对寒冷的“冬天”。这个冬天,我们整理了包含哲学、史学、文学、艺术四大领域的经典,推荐给各位书友。这些书其实跨越了学科的边界,很难用具体的某一领域来划分,它们是贯通的知识,探寻着关于人的一切。这些书不能给读者带来看得见的好处,却足以抚慰柔弱的心灵,让人有勇气去面对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。这些书,略大于整个“冬天”。
安·兰德作品集
她说:“别人的需求不能成为你个人生活的道德负担,更不是你存在的道德前提”,“只有尊重个人的权利,我们才能定义并且得到真正的利益——私人的或是公众的利益。”兰德的个人哲学观基础是:“人是一个英雄个体,以自我幸福为他生活的道德准则,以富有成果的业绩作为他最可贵的行动,以理性作为他唯一的主宰。”这段话可能已深深印入书中所有十三位当代幻想家的心灵深处,每个人都从不同方面效仿着这种哲学。不管你是否同意安·兰德的思想,当我们在思考自由、权利、幸福、创造的时候,安·兰德的思考,会让我们获得一种难得的清醒。也正因此,在美国,安·兰德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的精神教母。香港学者卢安迪:“虽然今天的学校不会教安·兰德的思想,但相信,几千年后,安·兰德将会跟亚里士多德并肩走进人类思想的殿堂。”安·兰德的思想,即使我们不全盘接受,每个人都可各取所需,在思考自由、权利、幸福、创造的时候,也会让我们获得一种难得的力量和清醒,去发现一种新的道德。
塔奇曼作品集
一个合格的历史学家,要尊重历史真相,而非虚假宣传。她要会诚实地让“数据”自己开口说话,如果数据被关在了事先准备好的偏见里,那就没有任何用处了。
塔奇曼的书完全基于历史真相而作,却又远远超越了真相本身。她让读者看到无知的可怕,也看到比无知更可怕的,是“开历史倒车”的精英。一般来说,“无知之愚”的危害范围比较有限。真正值得警惕的,是那些制定游戏规则、掌控公共资源、有社会影响力的聪明人,他们的愚蠢,将会通过各种机制,自上而下地传递到整个社会,将每一个普通人卷入其中。塔奇曼将这种“政治精英的愚蠢”称之为“愚政”——她甚至专门以此为课题,展开了纵向研究,写出了著名的《愚政进行曲:从木马屠城到越南战争》。她的其他著作也无不经典。用真相和常识治愈无知,用见识与教训预防灾难,洞察人性,悲悯人心......塔奇曼不看重政客的得失,甚至不看重经济、科技数字,她关心的是人心,尤其是“大众的情绪温度”、维系文明的人性价值。塔奇曼的天才就在于,“以真实的故事展现真实的人性”——她洞察了恒常、普遍的人性,并以非凡的语言、对词汇的完美掌握,将它们写成具有史诗感的故事。她的历史,不仅对人性保持着警惕和悲悯,还对世界保持着谦卑和审慎。她的著作总是提醒着现代人,历史在变,人性不变,要永远警惕大众的无知和“聪明人”的自负。
莱维作品集
每个人都拥有不为自己所知的潜力之源,但只有通过极端不幸的考验,我们才会了解自己的潜力是大是小,或是根本不存在。
莱维书指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:比黑暗更可怕的,是黑暗对人性的扭曲。莱维持续以不同角度、载体、形式,反思(反抗)奥斯维辛。除了最出名的“奥斯维辛三部曲”,还有回忆录、小说、诗歌、访谈等多领域。莱维的作品面对的是普遍的人性,而非仅仅是当年德国人的罪恶;它们把讲述的重心放在集中营的囚犯,关注被囚禁的人们的精神道德状态,而不只是控诉纳粹。他不仅倾毕生之力记录、还原奥斯维辛,写下“人类道德最好的作品”,更反思这种“穷凶极恶的残忍”背后错综复杂的动机和元问题——“极权主义本质下灰色的人性本能”,以及更重要的,“在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时,如何坚持成为一个“大写的人”。莱维让世人意识到,现代人最该警惕的,是“奥斯维辛的常态化”。在这种常态化之下,暴力是无声的,痛苦是苍白的,道德被潜移默化地改变,人性被无声无息地扭曲。过于残暴的环境,造成了人性的反常或反常的人性。在一个彻底被颠倒了的世界里,人们也不得不歪曲自己的正常感受,只为了适应它。奥斯维辛从未远去。奥斯维辛也绝不只是在战争等极端状态下出现,真正的奥斯维辛甚至常常以某种高尚的名义,从“极端例外状态”升级为“日常生活的常态”。这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要反思奥斯维辛、重读莱维的根本原因。
《神圣艺术》
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,因为二者都以形式为基础;因此,人们通常把善的东西也称赞为美的。 ——阿奎那
艺术与信仰,是人类最古老的精神需求。《神圣艺术》则是将二者“合二为一”做到极致的一本书。
康德说:“美是道德的象征”。每当信仰被遗忘、被打击之时,就是道德开始沦丧、堕落之时,也是艺术走向庸俗、失去灵魂之时,是真被篡改、善被遮蔽、美被扼杀之时,留下的就只有破坏、失败、灾难和恐怖。如果没有信仰,道德将流于泛泛而谈,艺术也终将流于庸俗乏味。舒曼说:"艺术家的本分是把光明灌注到人心深处。"好的艺术作品,是能给人启示的,就像信仰一样,使人在人生的迷雾中看见光明——《神圣艺术》就是如此。这本令人屏息的《神圣艺术》,是欧洲宗教艺术的全景展现。历经25年,耗资1000万欧元,汇集100位知名学者,与欧洲100个大教堂及学术机构跨界合作,由全欧知名摄影师团队历时10年精心拍摄,最终完整再现了2000年信仰的恢宏历程。欧洲宗教艺术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其审美,更体现在其包涵的思想观念上。故而,了解宗教艺术,也是理解西方人文精神的一把钥匙。因此,收藏本书,即是开启了一场艺术与信仰之旅。
... ...
这不是最好的时代,也不是最坏的时代。
如果说,读书是一种向上的意志和生活方式,那么这个时代,读书显然是一件不合时宜的事,因为裹挟我们的时代大潮,以各种难以抗拒的“强力”和“诱惑”,逼迫、引诱我们不断向下滑落,一切都在“逆淘汰”。
一个时代总可能变得更好或更坏,但无论时代怎样,一个人还是可以选择读什么样的书、做什么样的人。而且,绝大多数的时代问题与个人困境,其实都可以在好书中找到答案。
以上这四套书,便是可以回答时代问题的书,更是足以在“寒冬”给人以慰藉的好书。书不在多,而在价值理念。书放在书架上,只会落满灰尘,放在读书人的头脑里,却能变成思想。用这思想,可以构建坚强的精神堡垒,实现精神自治,探寻真相的同时,找回被淹没的人性,守卫不屈的灵魂。
长按下图,识别图中的二维码,即可购买收藏(还可先加入先知书店年度会员,全年享92折购书)。